「健康的主管,帶出健康的團隊;強韌的內心,創造卓越績效。」
最近新聞報導主管因高壓或心理問題產出殺人社會事件當中,我們看見主管面臨管理與心理壓力,正如冰山的一角,我們就透過一系列文章,來談談在過往輔導經歷中,看見中高階主管的管人管心的一面。
- 企業管理理論與實踐
談到企業管理理論的管理功能一般包括規劃、組織、用人、領導與控制,透過有效率(Efficiency)且有效果(Effectiveness)的管理活動來實現組織目標(張玉玲,2019)。傳統上,這些管理職能是由法約爾(Henri Fayol)等管理學者所提出,並適用於各階層主管的工作。Mintzberg(1990)指出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扮演多重角色,包括人際角色(如領導者、聯絡者)、資訊角色(如監督者、傳播者)及決策角色(如企業家、資源分配者)。此外,主管所需的管理技能會隨階層而有所差異:高階主管著重概念化能力,以統籌全局並制訂整體策略;中階主管則需具備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,向上承接高層策略並向下帶領團隊執行;基層主管則更需仰賴技術專業能力(Bestwise, 2022)。
在筆者20年輔導企業經驗中,中高階主管承擔承上啟下的重要角色,他們不僅參與公司策略、政策的制定,並負責設定部門目標與關鍵績效指標(KPI),更需將組織願景轉化為具體的部門計畫,帶領團隊執行。具體而言,中高階主管職責包括制定所轄部門的中長期策略與計畫、建立和溝通明確的目標政策、督導協助下屬擬定執行計畫並監控團隊績效、營造合理的組織架構與流程以確保順暢運作,以及重視人才培育、激勵團隊士氣並培養接班人(HRMall, 2023)。
此外,現代管理理論亦強調領導風格對管理效能的影響。例如轉型型領導理論指出,高階主管透過願景激勵、身教及個別關懷,可提升組織績效;情境領導理論則建議主管依據部屬成熟度調整領導方式,以達成最佳管理效果(Bestwise, 2022)。因此,成功的中高階主管需將管理理論靈活應用於實務,因地制宜地帶領組織達成目標。

- 心理健康與管理效能
中高階主管的心理健康狀況對個人與團隊績效皆有顯著影響。研究指出,長期承受高壓的管理者不僅個人效率降低,也會影響團隊士氣及整體績效(Michael Page, 2022)。因此,企業需要積極提供相關資源,包括推廣健康生活型態、提供壓力管理課程及措施,協助主管達到工作與生活平衡。
從新聞中可以得知,壓力與韌性是新創事業高階主管常見考驗,我們談到的個人健康的生活方式(例如規律運動、均衡飲食與良好的睡眠)已被視為有效的減壓基礎策略(WebMD Health Services, 2021)。同時,組織應提供壓力管理訓練,如冥想與放鬆技巧,以及推廣企業員工協助方案(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, EAP)以協助主管在高壓情境下有效應對(WHO, 2019)。許多企業已開始將心理健康促進策略納入日常管理流程中。
工作與生活平衡對管理者尤為重要,長期超時工作可能導致職業倦怠。研究建議企業應推行明確的界限,例如固定時段停止處理工作郵件或手機訊息,並規劃定期實施心理健康日,幫助管理者有效降低壓力感(Michael Page, 2022)。
情緒智商與同理溝通技巧的培養也是提升管理效能的重要途徑。領導者若能有效處理並分享自身的情緒經驗,能建立職場心理安全感,提升團隊整體抗壓性與凝聚力(HRMall, 2023)。世界衛生組織(WHO, 2019)研究顯示,每投入1美元在心理健康支持措施上,企業可望獲得約4美元的生產力提升回報,相信這次的職場事件付出的代價更高,如何透過專業心理諮商,防範於未然,高階主管更需要這些輔助,這些都是值得企業必須重視的。
做個小結論
作者:捷人科技總經理賴志宗
發生了企業主管之間的霸凌或暴力固然讓人震驚,但也凸顯了管理與心理配合的重要性。高階主管重視策略規劃與全局統籌,中階主管強調溝通協調與執行能力,而基層主管則以專業技術能力為主。主管需扮演多重角色,如人際溝通、資訊傳播及決策管理,承擔承上啟下的關鍵任務,推動組織績效。再者,主管心理健康與管理效能密切相關,長期壓力將影響個人與團隊績效。企業應積極推動管理與心理兼顧的企業健康生活型態、比方在要求主管績效之中,也得提供壓力管理訓練,透過實施工作生活平衡措施,透過專業規劃,培養主管情緒智商和同理溝通能力,才能增進主管心理韌性與組織整體效能。
引用文獻:
Bestwise. (2022). 企業管理概論。取自 https://www.bestwise.com.tw/management-theory
HRMall. (2023). 卓越主管的關鍵四大管理。取自 https://hrmall.104.com.tw/article/managerial-role-responsibility
Mintzberg, H. (1990). The Manager’s Job: Folklore and Fact. Harvard Business Review, 68(2), 163-176.
Michael Page. (2022). 心理健康投資回報:企業不可忽視的職場效益。取自 https://www.michaelpage.com.tw/advice/management-advice/mental-health-workplace
WebMD Health Services. (2021). Creating a Culture of Health and Wellness in the Workplace. Retrieved from https://www.webmdhealthservices.com/resources/healthy-living/
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(WHO). (2019). Mental Health in the Workplace. Retrieved from https://www.who.int/mental_health/in_the_workplace/en/
中天新聞網. (2025, 3 月 10 日). 技術長遭董座刺頸亡!去年底曾發文嘆心累:抓耙仔到處都是。中天新聞網。技術長遭董座刺頸亡!去年底曾發文嘆心累:抓耙仔到處都是 | 中天新聞網
聯合新聞網. (2025, 3 月 10 日). 雲云科技命案悲劇:前有埋伏、後有追兵,新創圈壓力爆表。聯合新聞網。https://www.gvm.com.tw/article/119761